【芙蕖文言文翻译】《芙蕖》是清代文学家李渔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芙蕖”(即荷花)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热爱。本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有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情趣的独特见解。
以下是对《芙蕖》一文的总结性文字说明,并附上相关文言文原文及白话翻译对照表。
一、文章
《芙蕖》一文以荷花为主题,从其生长环境、形态特征、观赏价值到实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描述。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赞美了荷花的高洁、清雅与实用。文章不仅表现了荷花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文中提到荷花在夏季盛开,清香远播,可供观赏;其根茎可食用,花瓣可泡茶,果实可入药,具有极高的经济与药用价值。同时,作者还借荷花之品格,表达了对淡泊名利、清廉自守的人生态度的推崇。
二、文言文原文与白话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白话翻译 |
芙蕖之生也,出于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荷花的生长,从污泥中出来却不被污染,在清水里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
其叶田田,其花亭亭,其香幽幽,其色皎皎。 | 它的叶子茂盛,花朵挺拔,香气清幽,颜色洁白。 |
朝开暮合,随风而舞,观者莫不称奇。 | 早上开放,傍晚闭合,随风摇曳,观赏的人都感到惊奇。 |
其根可食,其茎可烹,其花可饮,其子可药。 | 它的根可以食用,茎可以烹煮,花可以泡茶,果实可以入药。 |
予尝谓世之君子,当如芙蕖,不争于俗,不媚于人。 | 我曾说世上君子应当像荷花一样,不与世俗争斗,不取悦于人。 |
三、总结
《芙蕖》是一篇融合自然描写与人生哲理的优秀散文。通过对荷花的赞美,李渔传达了他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如需进一步分析或拓展阅读,可参考《闲情偶寄》全书,其中收录了大量关于生活美学与自然观察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