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法条文全文】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程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全文内容,该法共分为五编,包括总则、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审判、执行等章节,涵盖了从案件受理到最终判决执行的全过程。
以下是对《刑事诉讼法》主要条文内容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展示,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其核心内容和适用范围。
一、刑事诉讼法主要
1. 总则部分
明确了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和保障人权、无罪推定、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等,同时规定了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和基本程序。
2. 立案与侦查
规定了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中的职责,包括立案条件、证据收集、强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
3. 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在侦查结束后,依据事实和法律决定是否向法院提起公诉,并承担举证责任。
4. 审判程序
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等,明确了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的职责和程序要求。
5. 执行与特别程序
规定了判决的执行方式以及对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的处理程序。
二、刑诉法条文内容简表
章节 | 内容概要 | 主要条文 |
第一编 总则 | 明确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及基本程序 | 第1-30条 |
第二编 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 | 规范案件立案、侦查程序及起诉条件 | 第31-169条 |
第三编 审判 | 包括一审、二审、再审等审判程序 | 第170-252条 |
第四编 执行 | 规定各类判决的执行方式和程序 | 第253-278条 |
第五编 附则 | 对法律实施的补充说明及生效日期 | 第279-286条 |
三、重点条款解读
- 第12条:确立“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体现无罪推定精神。
- 第15条:规定了不起诉的情形,如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犯罪嫌疑人死亡等。
- 第162条:明确法院在审理后应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
- 第273条:规定死刑复核程序,确保死刑判决的慎重性。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结构和内容,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公众了解刑事诉讼程序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