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续貂是什么意思】“狗尾续貂”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将狗的尾巴接到貂的尾巴上,用来比喻前后不协调、不相称,或指在作品、文章、计划等后面加上不好的内容,使整体质量下降。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在完成一项工作后,又添加了一些不恰当、不合适的部分,破坏了原有的美感或逻辑。
一、
“狗尾续貂”最早出自《晋书·王敦传》,原指用狗尾巴代替貂尾,形容地位低下的人冒充高贵之人。后来引申为在已有事物之后添上不伦不类的内容,使整体显得不协调或质量下降。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艺术、影视、写作等领域,用来指出后续内容与前文不匹配,甚至拉低整体水平。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狗尾续貂 |
拼音 | gǒu wěi xù diāo |
出处 | 《晋书·王敦传》 |
原意 | 用狗尾巴接在貂尾上,比喻身份低微者冒充高贵者 |
引申义 | 后续内容与前面不协调,破坏整体效果 |
使用场景 | 文学、艺术、影视、写作等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作品质量下降或前后不搭 |
近义词 | 虎头蛇尾、画蛇添足 |
反义词 | 首尾呼应、锦上添花 |
例句 | 这部电影前半部分精彩,后半部分却狗尾续貂,令人失望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创作中,应避免“狗尾续貂”的现象,确保整体结构和内容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如果对作品结尾不确定,可以反复推敲,或请他人协助审阅,以保证最终呈现的效果符合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