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武略形容什么意思】“文韬武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既有文才,又有武略,即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具备卓越的才能。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那些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杰出表现的人。
一、成语释义
- 文韬:指文人的谋略、才华,如文章、策略、智慧等。
- 武略:指武将的谋略、胆识、能力,如用兵之道、作战指挥等。
- 整体含义:表示一个人既有文才,又有武略,是全面发展的杰出人才。
二、出处与历史背景
“文韬武略”最早见于《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述,后逐渐成为形容有才德之人的常用语。在古代,一个真正的英雄往往需要兼具文治与武功,因此“文韬武略”也象征着理想的人才标准。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使用示例 |
赞美人物 | “他不仅文采斐然,还精通兵法,真可谓文韬武略。” |
描述历史人物 |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文韬武略兼备,令人敬佩。” |
形容现代人才 | “这位企业家既懂管理,又善战略,实属文韬武略之人。”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才高八斗、文武双全、智勇双全 |
反义词 | 才疏学浅、无能为力、纸上谈兵 |
五、总结
“文韬武略”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在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它不仅是对个人才能的肯定,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全才”的推崇。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拥有“文韬武略”的人都被视为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文韬武略 |
含义 | 文才与武略兼备,形容人才全面 |
出处 | 《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 |
使用场景 | 赞美人物、历史评价、现代人才描述 |
近义词 | 文武双全、才高八斗 |
反义词 | 才疏学浅、无能为力 |
总结 | 表达对全面人才的赞美与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