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辟蹊径是什么意思】“自辟蹊径”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自己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或挑战时,不走常规路径,而是选择一种独特、创新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独立思考、勇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精神。
“自辟蹊径”指的是不依赖他人、不遵循常规,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或方法。它体现了创新、独立和探索精神,常见于艺术、科研、创业等领域。该成语多用于褒义,表示对个人创造力和独立性的肯定。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自辟蹊径 |
拼音 | zì bì xī jìng |
字面意思 | 自己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
含义 | 不走常规,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
使用场景 | 艺术、科研、创业、教育等 |
用法 | 常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褒义 |
近义词 | 独辟蹊径、另辟蹊径、标新立异 |
反义词 | 亦步亦趋、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言虽奇,而所行无异;其辞虽高,而志未远也。故君子贵自辟蹊径。” |
示例 | 他在设计中自辟蹊径,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
结语:
“自辟蹊径”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能够跳出常规、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径,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当然,这种“自辟”也需要一定的判断力和勇气,不能盲目追求与众不同,而应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