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白玉京】“天上白玉京”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其十九》:“西上莲华山,迢迢见明月。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太华,登高望四极。俯视洛阳城,黄河如丝带。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中“天上白玉京”是诗中描绘仙境的一个意象,象征着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的理想之地。
一、
“天上白玉京”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常被用来描绘仙境或理想世界。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神秘世界的想象,也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在李白的诗中,“天上白玉京”与“太华”“太清”等词相呼应,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这一意象不仅出现在诗歌中,在道教典籍、民间传说乃至后世文学作品中均有体现。它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对超然境界的渴望。
二、相关元素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李白《古风·其十九》 |
含义 | 象征仙境、理想世界或超凡脱俗的境界 |
文化背景 | 道教文化中的神仙思想,以及古代文人对自然与宇宙的向往 |
诗歌意境 | 表达对自由、长生、超脱世俗的追求 |
相关词汇 | 太华、太清、霓裳、仙人、紫台、青冢等 |
延伸意义 | 在后世文学和艺术中常被用作隐喻,代表理想或精神家园 |
现代解读 | 可理解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三、结语
“天上白玉京”虽为一句诗中之语,却蕴含深远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李白诗歌中的一抹瑰丽色彩,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理想世界的诗意表达。无论是作为文学意象,还是精神象征,它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