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群玉山头见什么意思】一、
“若非群玉山头见”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一》,原句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句诗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杨贵妃的绝世美貌。
“群玉山”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着仙境或极美的地方。“若非群玉山头见”意思是:如果不是在群玉山这样的仙境中见到,那么就只能在瑶台(仙宫)的月光下相逢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杨贵妃容貌的极度赞美,认为她的美只有在仙境中才能见到。
二、表格解析
词语/句子 | 含义解释 | 出处 | 作者 | 用意 |
若非群玉山头见 | 如果不是在群玉山(传说中的仙境)上见到 | 《清平调·其一》 | 李白 | 表达对杨贵妃美貌的极致赞美 |
群玉山 |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极高之处或仙境 | 《穆天子传》等古籍 | —— | 代表至高无上的美丽与神秘 |
会向瑶台月下逢 | 只能在瑶台(仙宫)的月光下相见 | 《清平调·其一》 | 李白 | 进一步强调杨贵妃的美如仙子,难以凡间遇见 |
三、延伸理解
“若非群玉山头见”不仅是对杨贵妃外貌的赞美,也反映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风格。他常将现实人物与神话意象结合,赋予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这种写法不仅提升了诗的意境,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
此外,此句也常被后人引用,用于形容极为美丽的人物或景象,具有浓厚的文化象征意义。
四、结语
“若非群玉山头见”一句,通过诗意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李白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它不仅是一句赞美之词,更是一种艺术化的审美追求,体现了古典诗词中“以虚写实”的高超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