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存亡的意思是什么】“危急存亡”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局势非常紧张、危险,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国家、组织或个人在面临重大危机时的处境,强调形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危 | 危险、危急 |
急 | 紧急、紧迫 |
存 | 存在、生存 |
亡 | 丧失、灭亡 |
整体含义:
“危急存亡”指的是处于极其危险和紧急的状态,关系到生存或毁灭的关键时期。
二、出处与用法
该成语最早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出师表》,原文为: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决心,体现了“危急存亡”的精神。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国家层面 | 战争爆发,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际。 |
组织层面 | 公司面临倒闭风险,员工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 |
个人层面 | 一个人遭遇重大挫折,生命受到威胁。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危在旦夕、生死攸关、千钧一发 |
反义词 | 安然无恙、太平盛世、风平浪静 |
五、总结
“危急存亡”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在极端危险和紧要关头的情境。它不仅反映了局势的严重性,也体现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历史、文学、政治等领域中,“危急存亡”常常用来强调关键时刻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冷静应对、积极应对挑战。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危急存亡”不仅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体现。在面对困难和危机时,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警觉性和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