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出自哪首诗】“石破天惊”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事情非常惊人、出人意料。很多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可能会好奇它的出处。本文将对“石破天惊”的来源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
一、
“石破天惊”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这首诗是李贺描写音乐艺术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箜篌演奏的美妙与震撼。其中“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力量之大,仿佛能震动天地,连石头都能被震裂,天空的雨水也因此被惊动。
尽管“石破天惊”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事件或言论的震撼力,但其最初的语境仍与音乐有关。因此,在引用该成语时,了解其原始出处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其文化背景和文学意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石破天惊 |
出处 | 唐代 李贺《李凭箜篌引》 |
原文句子 |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作者 |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 |
诗体 | 古体诗 |
诗歌主题 | 描写箜篌演奏的音乐之美与震撼力 |
成语含义 | 形容事情或言论极其惊人、出人意料 |
后世用法 | 多用于形容重大事件、惊人言论或突破性成就 |
三、结语
“石破天惊”虽已脱离原诗语境,成为日常表达中常见的成语,但其文学渊源仍值得我们关注。了解成语的来历,不仅有助于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也能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