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摧玉折的意思】“兰摧玉折”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世说新语·伤逝》。原意是兰花凋谢、美玉破碎,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过早地遭到毁灭或夭折。常用来表达对年轻有为之人不幸早逝的惋惜之情。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兰摧玉折 |
拼音 | lán cuī yù zhé |
出处 | 《世说新语·伤逝》 |
本义 | 兰花枯萎,玉石破碎,象征美好事物的毁灭 |
引申义 | 比喻才华横溢的人早逝或遭遇不幸 |
使用场合 | 表达对英年早逝者的哀悼与惋惜 |
常见搭配 | “兰摧玉折,令人唏嘘”、“才子早逝,兰摧玉折” |
二、成语来源与背景
“兰摧玉折”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伤逝》中,讲的是王导在送别好友戴逵时感叹:“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人之相痛,贵相痛心。今我与君,虽未尽其心,然已至于此。”后人用“兰摧玉折”来形容像戴逵这样有才华却早逝的人物,表达深深的哀思。
三、使用示例
1. 文学作品中:
- “他年仅三十便英年早逝,真可谓‘兰摧玉折’,令人扼腕叹息。”
2. 日常生活中:
- “这位青年科学家因意外去世,真是‘兰摧玉折’,可惜可叹。”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才华早逝、英年早逝、红颜薄命 |
反义词 | 长命百岁、福寿双全、延年益寿 |
五、总结
“兰摧玉折”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更承载着人们对生命无常、才华易逝的深刻感悟。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也表达了对那些未曾绽放就凋零的美好生命的深切怀念。在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以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