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衷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衷”字虽然不常见于成语,但确实有一些成语中包含“衷”字。这些成语多用于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态度或想法。以下是一些带有“衷”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总结
“衷”字在成语中通常表示“内心”、“真诚”或“真实”。它常与“怀”、“心”等词搭配使用,表达一种真挚的情感或态度。以下是常见的带“衷”字的成语及其释义。
二、带“衷”字的成语一览表
成语 | 释义 | 出处/用法 |
忠肝义胆 | 形容非常忠诚、有正义感的人 | 《三国演义》 |
赤子之心 | 比喻纯洁无私的心地 | 《孟子·离娄下》 |
真心实意 | 表示真诚、没有虚假的心意 | 现代常用 |
肝胆相照 | 比喻彼此之间真诚信任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哀痛欲绝 | 形容极度悲伤 | 《后汉书·王符传》 |
诚心诚意 | 表示真心实意,毫无虚伪 | 现代常用 |
心口如一 |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 | 《红楼梦》 |
铁骨铮铮 | 形容人刚强不屈的性格 | 《水浒传》 |
忠心耿耿 | 形容非常忠诚、坚定 |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
赤胆忠心 | 形容极其忠诚的心 | 《三国演义》 |
三、说明
虽然“衷”字在成语中并不频繁出现,但上述成语大多以“衷”为核心,表达了情感的真实与纯粹。这些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或日常表达中,用来强调人的品质或情感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成语虽未直接使用“衷”字,但其含义与“衷”密切相关,如“赤子之心”、“真心实意”等,均可视为广义上的“衷”相关成语。
如需进一步了解这些成语的具体用法或扩展内容,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