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针是什么意思】“海底捞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海底寻找一根针”,用来形容事情极其困难、几乎不可能完成。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做某件事情难度极大,甚至可以说是徒劳无功。
“海底捞针”出自古代民间故事,最早见于《水浒传》等古典文学作品中。其本意是比喻在极难的条件下寻找微小的目标,后来引申为做事没有成功的希望或方法不当,导致努力无效。
该成语多用于讽刺或批评某些行为,表示事情根本不可能成功,或者做法非常不切实际。在现代语境中,也常被用来调侃一些看似努力却毫无成效的行为。
表格:海底捞针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海底捞针 |
拼音 | hǎi dǐ lāo zhēn |
出处 | 《水浒传》等古典文学作品(具体出处未明) |
字面意思 | 在海底寻找一根针,形容事情极其困难 |
引申含义 | 比喻做事难度极大,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也指方法不当、徒劳无功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也可用于自嘲或调侃 |
近义词 | 雪中送炭、大海捞针(注意:与“大海捞针”意义相近但略有不同) |
反义词 | 轻而易举、事半功倍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中,表达对某事成功的怀疑或对行为的否定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可以看出,“海底捞针”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描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避免陷入“海底捞针”的状态,选择更有效、更可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