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瘦如柴什么意思】“骨瘦如柴”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消瘦,身体干瘪,几乎只剩下骨头。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因疾病、饥饿、过度劳累或长期营养不良而导致的极度瘦弱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用它来形容人显得虚弱无力,缺乏健康气息。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骨瘦如柴 |
拼音 | gǔ shòu rú chái |
释义 | 形容人极度消瘦,瘦得像柴火一样,没有一点肉。 |
出处 | 《儒林外史》等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使用。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体态,也可用于比喻事物的衰败或贫瘠。 |
近义词 | 面黄肌瘦、瘦骨嶙峋、形销骨立 |
反义词 | 肥头大耳、体态丰满、丰腴健美 |
二、成语用法举例
1. 人物描写:
- 她因为生病住院,整个人瘦得像骨瘦如柴,连走路都摇摇晃晃。
2. 比喻表达:
- 这个老房子年久失修,墙皮剥落,看起来骨瘦如柴,仿佛随时会倒塌。
3. 情感表达:
- 他为了工作日夜操劳,现在已是骨瘦如柴,让人看了心疼。
三、使用注意事项
- “骨瘦如柴”一般带有贬义或怜悯意味,不宜用于正面评价。
- 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成语。
- 不宜用于形容健康的年轻人,否则可能引起误解或不恰当的联想。
四、总结
“骨瘦如柴”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或物的极度消瘦状态。虽然其字面意义较为直接,但在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气和场合,避免误用或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了解其含义及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语言中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