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食终日是什么意思】“饱食终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整天吃得饱饱的,却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的状态。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通常用于批评那些生活懒散、缺乏奋斗精神的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饱食终日 |
拼音 | bǎo shí zhōng rì |
出处 | 《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含义 | 形容人整天吃饱了饭,却不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懒惰无为。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近义词 | 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尸位素餐 |
反义词 | 勤奋努力、勤勉敬业、兢兢业业 |
二、成语来源与背景
“饱食终日”最早出自《论语·阳货》。孔子在文中批评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认为这样的人难以成才,也难以有所作为。这句话反映了儒家对勤奋、自律和积极生活的推崇。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场景 | 例句 |
批评懒惰者 | 他整天饱食终日,毫无上进心,让人失望。 |
描述空虚生活 | 老王退休后,每天就是吃饭、看电视,简直是饱食终日。 |
教育他人 | 我们不能像那些饱食终日的人一样,浪费青春。 |
四、总结
“饱食终日”虽然字面意思是“整天吃饱”,但其背后蕴含的是对懒惰、不思进取的批评。在现代生活中,这一成语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积极进取,避免成为“饱食终日”的人。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结语:
“饱食终日”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写照。它警示我们:人生短暂,不应虚度光阴,而应充实自我、追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