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耷拉是什么意思】“耷拉”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常用于描述物体或身体部位下垂、无力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多用于形容头发、耳朵、眉毛等部位的自然下垂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情绪低落或精神不振。
以下是对“耷拉”一词的详细解释和用法总结: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耷拉 |
拼音 | dā lā |
基本含义 | 1. 形容物体下垂、无力 2. 形容人情绪低落、无精打采 |
常见用法 | 头发耷拉、耳朵耷拉、眉毛耷拉、心情耷拉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根据语境不同) |
二、具体用法举例
句子 | 解释 |
他的头发总是耷拉在脸上。 | 形容头发自然下垂,显得懒散或不修边幅。 |
狗的耳朵耷拉着,看起来很可怜。 | 表示狗的耳朵无力地垂下,可能因为生病或情绪低落。 |
她的心情耷拉得像被压垮了一样。 | 用“耷拉”比喻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
他说话时总爱把头耷拉下来。 | 描述一种低头、不自信的姿态。 |
三、常见搭配
搭配 | 含义 |
头发耷拉 | 头发下垂,不整齐 |
耳朵耷拉 | 耳朵无力地垂下 |
眉毛耷拉 | 眉毛下垂,表情呆板或忧郁 |
心情耷拉 | 情绪低落,没有精神 |
四、与类似词语的区别
词语 | 含义 | 与“耷拉”的区别 |
下垂 | 物体因重力而向下 | 更偏向物理状态,不带情绪色彩 |
垂头丧气 | 情绪低落、无精打采 | 强调情绪,更书面化 |
颓废 | 精神或行为上的消极 | 含义更广泛,多用于人或状态 |
五、总结
“耷拉”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词语,既可以描述物体的物理状态,也可以表达人的心理状态。在日常交流中,它常用于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或情绪变化,具有较强的画面感和情感色彩。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