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苦心孤诣意思】“苦心孤诣”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时非常用心、努力,甚至到了一种近乎执着的程度。这个成语多用来赞美那些在学术、艺术、事业等方面有深厚造诣且付出极大努力的人。
一、词语解析
- 词义:指费尽心思,独自钻研,达到高超的境界。
- 出处:最早见于清代文学家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其学也,苦心孤诣,不遗余力。”
- 用法:多用于褒义,形容人在某一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 近义词:专心致志、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锲而不舍
- 反义词:敷衍了事、马马虎虎、浅尝辄止、得过且过
二、词语结构分析
| 成语 | 结构 | 含义 |
| 苦心 | 形容费尽心思 | 表示内心付出巨大努力 |
| 孤诣 | 独自达到的高深境界 | 指独自钻研而取得的成果 |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学术研究 | 他在科研道路上苦心孤诣,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 |
| 艺术创作 | 这位画家苦心孤诣地钻研传统技法,作品极具感染力。 |
| 个人成长 | 她苦心孤诣地学习语言,最终达到了流利表达的水平。 |
四、常见误用提示
1. 滥用贬义:有些人误以为“苦心孤诣”带有贬义,其实它是一个中性偏褒义的成语。
2. 搭配不当:不能说“他苦心孤诣地工作”,应改为“他苦心孤诣地钻研技术”或“他苦心孤诣地提升自己”。
五、总结
“苦心孤诣”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强调的是对目标的专注与坚持。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毅力,更展现了他对某一领域深入探索的精神。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恰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苦心孤诣 |
| 释义 | 费尽心思,独自钻研,达到高超境界 |
| 出处 | 清代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赞美人努力和成就 |
| 近义词 | 专心致志、孜孜不倦 |
| 反义词 | 敷衍了事、浅尝辄止 |
| 使用建议 | 强调专注与深入,避免误用为贬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