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意思: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
2、千古英雄人物。
3、一、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7、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8、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9、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10、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1、二、翻译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
12、千古英雄人物。
13、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
14、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15、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16、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17、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
18、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19、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20、三、词句注释(1)念奴娇:词牌名。
21、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22、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
23、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24、(2)大江:指长江。
25、(3)淘:冲洗,冲刷。
26、(4)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27、(5)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28、(6)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
29、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30、(7)雪:比喻浪花。
31、(8)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32、(9)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33、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34、”乔,本作“桥”。
35、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36、(10)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
37、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38、(11)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
39、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
40、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41、(12)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42、樯,挂帆的桅杆。
43、橹,一种摇船的桨。
44、“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
45、(13)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
46、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47、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48、(14)“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
49、华发(fà):花白的头发。
50、(15)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51、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52、尊:通“樽”,酒杯。
53、(16)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
54、虏:对敌人的蔑称。
55、四、出处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
56、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57、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58、二、赏析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59、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
60、三、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61、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
62、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63、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
64、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
65、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
66、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67、 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
68、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69、三年之后,苏轼还朝。
70、此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
71、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72、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7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译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4、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75、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76、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77、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78、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79、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80、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81、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82、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83、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84、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85、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86、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7、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88、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8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90、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9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9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9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9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95、【作者小传】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96、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世称“三苏”。
97、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苏轼中进士。
98、苏轼一生处于北宋新法与旧党之间的斗争、倾轧激烈时期。
99、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100、后谏官弹劾他在诗文中有诽谤朝廷之语,被捕下狱,出狱调黄州团练副使。
101、宋哲宗元佑年间,旧党执政,苏轼曾内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发生一些政见分歧,再次贬谪杭州。
102、后来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更大打击,远调惠州(贵州省惠阳县)、琼州(今海南岛),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在遇赦北还途中死于常州(今江苏省武进县)。
103、苏轼政治上思想保守,反对新法,但后期态度有所转变,和旧党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造成一生受排挤抑郁不得志,但在各地方官任上,他同情人民饥苦,办了不少有益人民的事,在诗词中也有所反映。
104、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位全才,不仅散文是北宋最杰出的大家,而且诗词也有很高的造诣,开宋代“豪放派”词风。
105、此外在书画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106、《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
107、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
108、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
109、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110、《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阕。
111、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
112、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即景抒怀,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
113、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114、《念奴娇》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
115、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116、《念奴娇》一词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
117、如上半阕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118、下半阕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119、最后借“一樽还酹江月”表达自己的感慨。
120、全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
12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译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22、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123、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24、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12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26、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127、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28、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29、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130、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31、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13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133、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13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35、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全词赏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大江东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兴。
136、日夜江声,滚滚滔滔,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
137、这句是作者触景生情,面对滚滚波涛,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
138、这两句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写得气势磅礴,感情饱满。
139、“浪淘尽”三字,把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达出来。
140、这样开头也为下面描绘赤壁和缅怀周瑜做了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
14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一句除要达到点明题意之目的,其根本则在于通过对赤壁地理位置和历史人物周瑜的述说,引出对三国战事的回忆,而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宏伟的战斗场面。
142、“故垒西边”两句,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
143、作者这样写,是通过联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了。
14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
145、从中不难想象出当时战斗的激烈和周瑜统领水军英勇善战的战斗风姿。
146、山势险峻、参差错落的山岩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汹涌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岩石。
147、这是何等的雄奇景观!这里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同时也为下面歌颂周瑜做了铺垫和蓄势。
148、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作者从神游中又回到现实。
149、英雄人物已经随着长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画的江山和无所建树的“我”。
150、此两句,一承上,一启下,由描景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
151、“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152、上阙即景抒怀,通过描写古战场,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
15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5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段具体描写千古风流人物中的周瑜。
155、作者没有直接写周瑜的胯下马、掌中枪,而是武官文写:周瑜年轻英俊、气概俊伟、雍容娴雅、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
156、这充分显示出周瑜的杰出指挥才干和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
157、作者着力写周瑜其目的全在于凭吊古人以抒自己大志难酬的郁闷愁苦的情怀。
158、周瑜年轻有为,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而自己年近半百,功业无成却又遭贬。
159、如此之磨难自然会哀愁的。
160、他也只有借古来自我排遣了。
16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此句表达了作者极其矛盾和苦闷的心情。
162、面对大好河山,缅怀周瑜少年得志,又深受孙权信赖,年轻时便建功立业,而自己虽有抱负,但有志难伸,毫无作为,相比之下,无限感慨。
163、心情由激昂奋发转入消极苦闷。
16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尾句,一方面表现出作者消极悲观的情绪,这是作者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反映。
165、在封建社会里一旦人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却常常用达观来解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166、作者也不例外。
167、同时也应看到另一面,那就是还不失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
168、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169、【疑难指津】《念奴娇》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 。
170、《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形象既有聪明能干的一面,又有狭隘嫉妒的一面,且无“羽扇纶巾” 儒将风度。
171、两部作品对同一人物的刻划各有其妙,且都已深入人心。
172、不必追究谁更接近历史真实。
173、但一定要理解,苏轼词中如此刻划周瑜、赞颂周瑜,意在怀古伤今,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174、怀古,那些千古以来的风流人物,都在历史长河里消失不见。
175、正确的语句是: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