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倾销】倾销是一种国际贸易中的现象,指的是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将商品销售到国外市场。这种行为可能对进口国的国内产业造成不公平竞争,甚至引发贸易纠纷。了解倾销的定义、原因及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规则和政策。
一、倾销的定义
倾销是指出口商在海外市场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售商品,从而获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这里的“正常价值”通常指出口国国内市场销售价格,或生产成本加上合理利润后的价格。
二、倾销的类型
根据倾销行为的不同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类型 | 定义 | 特点 |
价格倾销 | 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 | 常见于短期促销或市场扩张 |
数量倾销 | 大量出口导致市场价格下跌 | 可能引发反倾销调查 |
持续性倾销 | 长期低价销售 | 对进口国产业构成持续威胁 |
三、倾销的原因
1. 过剩产能:企业为减少库存压力,选择低价出口。
2. 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企业主动降价。
3. 政府补贴:某些国家通过补贴支持本国企业出口,降低其产品价格。
4. 汇率波动:本币贬值使出口商品更具价格优势。
四、倾销的影响
正面影响 | 负面影响 |
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 | 压低进口国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
促进出口增长 | 对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冲击 |
提高国际竞争力 | 可能引发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
五、应对倾销的措施
1. 反倾销税:进口国对倾销产品征收额外关税,以抵消低价影响。
2. 反补贴税:针对受政府补贴的进口商品进行限制。
3. 贸易谈判:通过协商解决贸易争端,避免恶性竞争。
4. 国内产业扶持:加强本土企业竞争力,提高抗风险能力。
六、总结
倾销是国际贸易中一种复杂且具有争议的现象,它既可能是企业市场策略的一部分,也可能成为贸易摩擦的导火索。对于各国政府而言,如何平衡公平竞争与市场开放,是制定贸易政策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了解倾销的本质及其影响,有助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