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顶放踵意思和典故】“摩顶放踵”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他人、为了正义或理想,不惜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牺牲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思想家的言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意义。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摩顶 | 摩擦头顶,表示极端的劳累或痛苦。 |
放踵 | 放下脚跟,指不顾脚部的疼痛或疲惫。 |
整体意思 | 形容一个人为了他人或事业,甘愿忍受极大的辛苦与牺牲,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
二、出处与典故
“摩顶放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一段话:
> “墨子曰:‘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墨子说:“只要对天下有利,哪怕从头顶到脚跟都受苦,我也愿意去做。”
背景介绍:
- 墨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反对战争。
- 他一生致力于救世救人,不辞辛劳地奔走于各国之间,宣传自己的主张。
- “摩顶放踵”正是他对自身精神的一种写照,体现了他为天下苍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成语用法与例句
用法 | 例句 |
用于赞扬人物的奉献精神 | 他一生为民奔波,真正做到了摩顶放踵。 |
表达一种牺牲自我的态度 | 只要能帮助别人,我愿意摩顶放踵。 |
常用于文学作品或演讲中 | 在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都曾摩顶放踵,只为国家和人民。 |
四、成语延伸理解
“摩顶放踵”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它强调的是:
- 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只为大众利益。
- 坚韧不拔: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 崇高理想:以远大的目标激励自己,超越自我。
五、总结
内容 | 说明 |
成语名称 | 摩顶放踵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 |
本义 | 为了天下利益,甘愿忍受极大痛苦和牺牲 |
精神内涵 | 奉献、坚韧、理想主义 |
使用场景 | 赞扬人物、表达决心、文学表达等 |
通过了解“摩顶放踵”的含义与典故,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背景,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励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追求更高的价值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