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不自量的上一句是什么】“可笑不自量”是一句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行为荒唐、不知自重。这句话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其言不度,其心不自量。”后来演化为“可笑不自量”,意思是“令人觉得可笑,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分量”。
一、总结
“可笑不自量”的完整出处是《左传·宣公十二年》,原句为“其言不度,其心不自量”。后人将其简化为“可笑不自量”,用来讽刺那些言行失当、不知自重的人。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和用法,下面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全称 | 可笑不自量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 |
原文 | “其言不度,其心不自量” |
现代用法 | 形容某人行为荒唐、不知自重 |
释义 | 指人的言行不合时宜,让人觉得可笑 |
用法举例 | 他竟敢在领导面前大放厥词,真是可笑不自量 |
二、延伸说明
“可笑不自量”虽然表面上看是一个贬义词,但它的使用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如果用于批评他人,应适当注意语气,避免过于尖锐。在文学作品或日常交流中,它常常用来表达对某些人行为不当的无奈或嘲讽。
此外,“不自量”也常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如“不自量力”、“不自量权”等,均表示对自己能力或地位估计过高,缺乏自知之明。
三、结语
“可笑不自量”虽源自古代典籍,但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了解其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