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得无厌指什么】“贪得无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财物、权力、地位等欲望极强,总是不满足,即使已经拥有许多,仍然想要更多。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那些不知足、贪婪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贪 | 过分地追求 |
得 | 获得 |
无厌 | 没有满足 |
整体意思是:对获得的东西永远不满足,贪心不足。
二、出处与用法
内容 | 说明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而无厌,是谓大恶。”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贪婪行为,也可用于讽刺或批评他人 |
例句 | 他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真是贪得无厌。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贪心不足、欲壑难填、得寸进尺 |
反义词 | 知足常乐、安分守己、知足常乐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批评他人 | 如:他对同事的成果总是嫉妒,真是贪得无厌。 |
自我反思 | 如:我最近太过于追求物质,显得有些贪得无厌。 |
文学作品 | 常见于小说、剧本中刻画人物性格 |
五、总结
“贪得无厌”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评判色彩的成语,强调的是人性中的贪婪与不知足。在日常生活中,适度的追求是正常的,但若过度,则可能引发矛盾、失去朋友甚至触犯法律。因此,学会“知足”,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贪得无厌”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贪心”,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反映。了解并理解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和自我修养中更加成熟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