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床坦腹是什么意思】“东床坦腹”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世说新语·任诞》。原意是形容一个人在别人家中随意躺下,不拘小节,后来多用来比喻人性格豪放、不拘礼节,也常用来形容男子风度翩翩、洒脱不羁的样子。
一、
“东床坦腹”最早见于《世说新语》,讲述的是王羲之在朋友家做客时,面对主人的宴请,毫不拘束地躺在榻上,显得非常自在。这一行为被后人传为佳话,成为一种风度与气质的象征。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洒脱性格,还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常用于赞美男性有风度、不拘小节的形象。在现代使用中,有时也带有调侃或幽默的意味。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东床坦腹 |
出处 | 《世说新语·任诞》 |
原意 | 形容人在他人家中随意躺卧,不拘礼节 |
引申义 | 比喻人性格豪放、洒脱不羁,风度翩翩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形容男子风度、不拘小节;也可用于调侃或幽默表达 |
文化内涵 | 反映古代文人追求自然、率真的生活态度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赞美或调侃,带有一定文学色彩 |
注意事项 | 不宜用于正式场合,避免误解其褒贬意义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东床坦腹”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人物形象。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