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若木鸡是什么意思】“吊若木鸡”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外表看起来呆板、无精打采,甚至有点傻乎乎的样子。这个成语原本出自《庄子·达生》中的典故,后来被引申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人表现得非常笨拙或毫无生气。
一、
“吊若木鸡”字面意思是“像木鸡一样呆滞”,源自古代寓言故事中的一种状态。原意是形容人在极度紧张或专注时,外表显得僵硬、没有反应,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神情呆滞、行为迟钝,甚至有些傻气的状态。
在现代语境中,“吊若木鸡”多用于调侃或讽刺他人显得不聪明、反应慢或缺乏活力。虽然带有一定贬义,但在日常交流中也常作为幽默表达使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吊若木鸡 |
拼音 | diào ruò mù jī |
出处 | 《庄子·达生》 |
原意 | 形容人在极度专注或紧张时的呆滞状态 |
引申义 | 形容人神情呆板、反应迟钝、缺乏活力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调侃或讽刺他人表现呆傻、不机灵 |
情感色彩 | 带有一定贬义,也可作幽默用语 |
使用场景 | 日常口语、网络用语、文学作品中 |
近义词 | 呆若木鸡、木讷、迟钝 |
反义词 | 灵活、机敏、聪慧 |
三、补充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吊若木鸡”与“呆若木鸡”虽相似,但前者更强调一种“吊儿郎当”的感觉,而后者则更偏向于“呆滞无神”。两者都来源于《庄子》,但语义和用法略有不同。
在使用这一成语时,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冒犯。